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本站原創 時間:2022-01-06 15:22:24 瀏覽次數:
五一長假中,南龕石窟景區利用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孩子上愛國主義教育課,通過講故事、書“和平”、唱紅歌向建黨百年獻禮。南龕石窟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及來自巴中市螢雪齋的百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在徐向前拴馬樹前,南龕石窟景區的宣教工作人員為大家講述了持續三天三夜的南龕山反擊戰革命故事,帶領師生重溫川陜蘇區歷次反圍剿斗爭的戰斗歷程,緬懷參與指揮本次戰役的徐向前、許世友等革命先烈。
在老君洞外,大家仔細聆聽“和平”的由來、意義及其所具有的書法特征后,深切感悟到祖國曾經歷過的戰亂之苦和“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他們充分發揮書法特長,紛紛在景區準備的百米長卷上揮毫潑墨,用各種字體書寫“和平”,抒發自己的愛黨、愛國情懷。
本次活動在師生齊唱《少年先鋒隊隊歌》和《感恩的心》的嘹亮歌聲中結束,大家一致認為,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生動形象,在實際參與中,增強了自身對國家和民族的認識,“和平”的種子已入腦入心。
據了解,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南龕石窟研究所深入挖掘景區紅色歷史資源,整理出了以“和平”為重點的愛國情懷文化和以抗金名將宗澤及《古楠賦》為重點的民族情懷文化等相關史料,將在今后的研學接待中讓孩子們盡享紅色“精神”糧食。
上一篇:【圖說巴州】南龕景區之摩崖造像
下一篇:川陜蘇區將帥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