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最新的公告通知,提早讓您知道!
來源:[!--befrom--] 時間:2022-09-30 10:50:24 瀏覽次數:
圖一:羅中立美術館核心區
圖二:市民在草地上休閑娛樂
圖三:游客拍攝油畫《父親》
圖四:"巴山美村·父親原鄉"成為網紅打卡地
圖五:開園儀式現場
圖六:民宿秉持修舊如舊、返璞歸真的理念,維持著原始風貌
圖七:云霧繚繞雙城村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洲/文 付海旭/圖
位置:
平昌縣駟馬鎮雙城村,油畫《父親》誕生地
特色:
集民宿、藝術、民俗、美食、娛樂于一體的鄉村旅游集散地
9月29日,坐落于平昌縣駟馬鎮雙城村的“巴山美村·父親原鄉”鄉村振興特色示范區開園迎客。這標志著平昌在發展文旅康養產業、促進三產融合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邁出又一堅實步伐。
上午10時,開園儀式在歡快奔放的舞蹈《翻山鉸子》中拉開序幕。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游客共同見證落成儀式,現場熱鬧歡騰、喜氣洋洋。
與開園儀式配套開展的“父親文化”主題沙龍、文創產品推介、鄉村美食品鑒、民宿酒店體驗等一系列活動,讓游客多視角欣賞寄身于自然、鐘情于田園的“大巴山居圖”,沉浸式體驗住進鄉愁里、夢回田野間的“美學式村落”。
40多年前,畫家羅中立在平昌縣駟馬鎮雙城村工作的時候,曾以雙城村村民鄧開選為原型,創作了油畫《父親》,雙城村也因此被譽為“父親的村莊”。
為更好發揮《父親》文化品牌作用,去年底,平昌縣正式啟動“巴山美村·父親原鄉”項目建設,由華僑城負責規劃建設和策劃運營,該項目采用“無痕式”規劃、組團式布局和生態化改造,分為春風田園組團、鄧家大院文化組團和老屋灣康養組團。
如舊保留民居原貌,一磚一瓦喚起鄉愁記憶。在羅中立先生曾居住、寫生、創作的鄧家大院里,鄉村記憶館、鄉土技藝農創館、鄉愁藝宿,鄉村文化體驗區被相繼打造;同時還設計規劃了鄉村會客廳、鄉村院落式民宿酒店、巴山特色美食美茶、鄉村旅游度假區等,最終將雙城村打造成集民宿、藝術、民俗、美食、娛樂于一體的鄉村旅游集散地。
依托油畫《父親》的名氣,雙城村正通過現代藝術元素的融入,重現漸行漸遠的農村傳統文化遺存,一大批傳統手工藝得以逐漸恢復。
邁入耄耋之年的鄧開地是十里八鄉響當當的木工,修房造屋,做家具、拌桶、犁頭、壽木……“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我一輩子和‘藝’結緣,用‘藝’服務一方人,用‘藝’養活一家人。”鄧開地說,原本還可惜一身手藝無人繼承,如今通過藝術的再現,未來能展示給八方游客,也算是圓了夢。
當前,“巴山美村·父親原鄉”項目成了雙城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帶動文旅產業興起的同時,也為村莊帶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項目正式投運后,將致力提升經營能力,逐步推進運營管理團隊本土化、專業化、公司化,積極探索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實現“建一個項目、興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
雙城村“巴山美村·父親原鄉”鄉村振興特色示范區打造只是平昌縣搶抓鄉村振興重大戰略機遇,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山區鄉村振興升級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平昌縣圍繞市委“全域旅游突破”發展戰略,把文旅康養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突出鄉村休閑旅游特色,全力推進產村相融、以產聚人、以產興村,著力構建多元共生、多業共贏的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