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中文|小荡货你夹的老师好紧h视频|诱人的妻子|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亚洲一区二区免费在线|麻豆综艺|乖妈妈的朋友|日本无遮挡吸奶头gif动态图|哪里可以看三级片|香蕉久久久久久,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在线,痴女贱高h自虐重口,亚洲精品sssss在线播放,高清毛片aaaaaaaaa片,Www四虎com,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乱码

首頁 > 南龕山概覽 > 南龕文化 > 紅色文化 > 南龕坡有棵槐樹,徐向前曾在這里指揮戰斗解放巴城

南龕坡有棵槐樹,徐向前曾在這里指揮戰斗解放巴城

 來源:[!--befrom--]  時間:2021-12-31 15:15:11   瀏覽次數:

  巴中南龕摩崖造像,有著“盛唐第一彩雕”的美譽,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緊靠摩崖造像小廣場邊緣,生長著一棵高約20米、樹徑約0.4米左右的老槐樹,古樸而蒼勁的樹干,樹齡大約在200年上下。紅軍在巴中期間,這棵老槐樹曾是徐向前的拴馬樹。

  它見證了軍閥統治的黑暗與苦難

  巴城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屬川北最具盛名的城市之一。由于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千百年來,惡劣的地理環境鍛煉了這里人民的勤勞、樸實,能創造出自食其力的勞動財富。但一直以來,封建統治者也將這里作為他們魚肉百姓的“韭菜”收割地。尤其是國民黨軍閥統治時期,將這里作為川東北防區駐軍的大本營之一,搜刮民脂民膏的“自留地”,抓丁派款收捐的“試驗田”。

  紅軍來到巴中之前,川北地區系國民黨第29軍軍長田頌堯的統治區,在20多個縣中,布防了5個師、兩個警衛旅和一個獨立旅,計萬余兵力,借巴山天險易守難攻的優勢,與各地封建官僚、土豪劣紳勾結,盤剝人民,壓榨百姓。“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害得多少男兒歿死外地,杳無音訊,“紅燈捐”“煙槍捐”“懶人捐”等各種名目的捐稅派款多達70余種,逼迫多少勞苦大眾家破人亡,討口要飯……

  它見證了紅軍解放巴城的英勇與頑強

  1932年12月25日,紅軍解放通江城后,決定向巴州挺進。田頌堯急令一路司令李偉如率羅乃瓊第3師陳宗進旅、萬選青旅急赴通往巴州的咽喉楊柏河前的制高點鸚哥嘴,設防阻擊紅軍向巴州挺進。

  據時任紅12師副師長兼34團團長許世友回憶:在鸚哥嘴戰斗中,經過幾天的鏖戰,這種不講戰術的軍隊,被紅軍打得尸體遍地,傷兵喊爹叫娘,棄槍而逃,紅軍共殲敵一個多團,千余人,繳獲了一批軍用物資,打出了紅軍入川第一戰的威風,打擊了敵人的氣焰,迫使敵軍后退設防。

  1933年1月18日,紅11師34團搶占了巾字山、龍骨山等高地。夜里,營長尤太忠率兵涉水渡過官橋河,迅速占領了巴城東大門清江渡重鎮,提出“打進巴州過新年”的口號。

  李偉如部在鸚哥嘴戰役中吃了敗仗,速后退40余里,在佑埡口設防,一是企圖乘紅軍立足未穩,伺機反撲;二是固守巴城東大門之要塞,阻擊紅軍進攻巴城。

  紅軍得知情報后(茍壽南在清江、興文一帶發動和領導了農民運動),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作出了兵分三路進軍巴城的戰略部署:一路由許世友率34團突破佑埡口,沿東華山經巴河下游涉水搶占南龕坡;一路經通木埡沿插旗山搶占巴城北郊;一路從凌云下銅堡山搶占巴城西北高地望王山。徐總指揮督戰34團挺進。

  1月19日,佑埡口戰役打響,幾經血戰,斃敵1000余,俘敵100余,繳獲敵戰馬10余匹及大部分槍彈及軍用物資。后來,紅軍獲悉情報:李偉如急潰退曾口,在搶渡巴河逃命時險喪命河中。巴城守敵聞訊后,留下守城300余人,大部急向巴城10里之外的西面平梁城逃竄。

  1月23日早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與許世友的34團涉水渡過巴河搶占了南龕山。

  轉移戰場,保護南龕石窟“國寶”

  據許世友將軍回憶:兩個老鄉送來的情報稱,李偉如大部已向巴城以西的平梁、恩陽方向撤退設防,城內約有敵軍300余人守城,亡命之徒們企圖孤注一擲,許世友急忙去找徐總指揮報告情況。當許世友到達“國寶”位置時,徐總指揮左手牽著韁繩,右手拿著馬鞭,正駐足凝望摩崖造像……

  徐總指揮聽了許世友的報告后,不屑地“哼”了一聲,然后一邊伸出拿馬鞭的手,一邊對許世友說:“把你的偵察地圖給我拿出來。”隨即蹲在地上,與許世友認真分析研判了整個作戰部署后,毅然決定將主戰場轉移至南龕后山印盒石至黑石腔一帶,一來可以保護南龕山“國寶”,二來能夠防控巴城以西的敵軍增援,三來防止城內敵軍繼續西逃(東南北三面已被紅軍搶占),達到“一石三鳥”之效果。徐向前一邊將他心愛的戰馬拴在了旁邊的一棵洋槐樹上,一邊告訴許世友:“你要好好的給我守住‘國寶’。”徐向前急令尖刀連一是死守“國寶”和戰馬,二是與城內進行情報聯絡,三是掌握城內敵軍的部署陣容。隨后,徐總指揮與許世友箭步向摩崖造像的后山沖去,指揮解放巴中城的戰斗。

  在接下來的這場戰斗中,紅軍殲滅、擊潰城內敵軍300余人,占領了偽縣衙門,砸爛了牢房枷鎖,接管了國民黨留下的造幣廠、駐軍軍械修造廠、軍需庫等。除偽縣政府人員燒毀了1933年之前的部分重要檔案外,城市、古跡無一損毀,人民群眾無一傷害……

  至此,巴中這座古老的小城第一次讓紅軍打上了“解放”的烙印。

  1月26日,時值大年初一,巴城人民喜笑顏開,載歌載舞,巴河兩岸彩旗飄揚,爆竹震耳,鑼鼓喧天,耍龍、舞獅、高蹺、劃船,此起彼伏,勞動大眾慶祝巴城解放,紅軍將士與巴城人民熱熱鬧鬧歡慶解放后第一個新年。

  而南龕摩崖造像旁的這棵槐樹,從那以后也被人們稱為“拴馬樹”。如今,這棵“拴馬樹”已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到此參觀的游客都會與樹合影留念。